首页 资讯 正文

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?青海考古发现引发巨大争议,多方回应

体育正文 200 0

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?青海考古发现引发巨大争议,多方回应

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?青海考古发现引发巨大争议,多方回应

6月8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在《光明日报》发表《“实证古代‘昆仑’的地理位置——青海黄河源发现(fāxiàn)秦始皇遣使采药(cǎiyào)昆仑石刻(shíkè)”》。

6月8日,中国社科院的考古专家发文称,在(zài)青海黄河源发现2200年前,秦始皇(qínshǐhuáng)遣使采药昆仑的石刻。

文章说,青海省玛多县海拔(hǎibá)4300米的扎陵湖(zhālínghú)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(zuìdà)的两个淡水湖,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,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。

该石刻镌刻字体为(wèi)典型的秦小篆,所刻内容(nèiróng)为:“皇帝/使五/大夫臣翳/将方士/采藥昆/陯翳以/廿六年(nián)三月/己卯車到/此翳□/前□可/一百五十/里。”

大意为:秦始皇廿六年,皇帝派遣五大夫翳率领一些方士,乘车前往昆仑山采摘长生不老药。他们于该年三月己卯日到达此地(cǐdì)(黄河源头(yuántóu)的扎陵湖(zhālínghú)畔),再前行约一百五十里(到达此行的终点)。

文章称,石刻内容及其所在地理位置,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(zhēngsòng)的(de)关于“昆仑”“河源(héyuán)”的精确地望问题,记录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,遣使向昆仑山寻觅仙药的历史事实,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……

仝涛,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副主任、博士生导师(dǎoshī),他主持过的考古发掘项目,曾入选全国十大(shídà)考古新发现。

文章迅速引发巨大关注,很多人表示(biǎoshì)这是(zhèshì)非常重大的发现,也有人对真实性提出质疑。

6月8日,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发文《高度(gāodù)怀疑乃今人(jīnrén)伪刻——石刻造假新高度》。“铭文若如释文所释(suǒshì),敝人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,这是石刻造假新‘高度’。”

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宗迪认为,《史记》记载秦始皇26年灭六国(mièliùguó),始议帝号,称皇帝。“这块刻石称五大夫26年3月(yuè)到达河源……秦人出发,最晚当在始皇25年的(de)冬天(dōngtiān)或者秋天,此时嬴政还没有称皇帝号呢。那么,远在黄河源的五大夫,是如何提前(tíqián)预见到秦始皇称皇帝的?

“秦代方士(fāngshì)早不去(qù)晚不去,专门挑寒冬天气上路去河源采药,是去采冬虫夏草呢?还是去送死呢?”

学者胡文辉提出(tíchū),真正的疑点(yídiǎn)是石刻上看似很普通的动词——“采药”。“‘采药’一词,在现在看起来,自然(zìrán)是古代的词汇,但它实际上并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文献……”

有(yǒu)消息说,这一石刻早几年(jǐnián)就曾被青海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发现。

据侯光良教授回忆,2020年7月,在扎陵湖北岸距离(jùlí)湖边几百米的凸起岩石上,“看到的东西让我大吃一惊(dàchīyījīng)。直接是汉字,而且是篆体,我头(wǒtóu)一昏,这地方怎么能发现这东西呢。再仔细一看上面有皇字,非常兴奋,连忙拍照(pāizhào)记录,回来进行整理(zhěnglǐ)研究,并上报相关单位……”

侯(hóu)光良教授认为,首先这是古代遗物,不存在伪造。其次这个石刻(shíkè)是国家行为,并非个人之力所能完成,字体造诣深厚,非常规范,并有车行到达非常遥远(yáoyuǎn)的河源……

但侯光良教授更倾向于认为,石刻(shíkè)是元代或清代的。

玛多,藏语意为“黄河源头”,地处青海省(qīnghǎishěng)南部。黄河源石刻发现地点扎陵湖,在玛多县西南部42公里,玛多县属高寒草原气候(cǎoyuánqìhòu),冬季漫长而(ér)严寒,年平均气温-4.1℃,极端日最低温-48.1℃,是青海省极端日气温最低的地方(dìfāng)。

昨天,就网上“为旅游开发造了个石刻”的质疑,玛多县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(gàosù)记者(jìzhě),像三江源保护区这种(zhèzhǒng)核心腹地,是禁止旅游开发的,因此不存在为开发旅游而故意造个石刻。

“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”石刻(shíkè),也引起浙江摩崖石刻研究者的关注。昨天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,要(yào)现场看过才有发言权(fāyánquán),没有实地看过就下结论太过武断。“如果是当代伪刻,现场很容易看出来。另外,如果是造假,实在想象不出,谁有这么(zhème)厉害的造假手段?”

有质疑者表示(biǎoshì),经过2000多年石刻应该(yīnggāi)早已风化。这位人士说,浙江嵊州嶀浦潭一块(yīkuài)南宋石刻,“看上去和上周新刻的一样,但是它经过了(le)将近800年风雨,一点都没风化。这种石头再过1000年,可能还是这个状态”。

来源:橙柿互动·都市快报(dūshìkuàibào)

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?青海考古发现引发巨大争议,多方回应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